年时,土耳其杀人蝎(学名:AndroctonusTurkiyensis)在《蝎子学》(Scorpioology)期刊的学术文章认证为土耳其特有种,且还是赚钱工具,因蝎毒出口很值钱。土耳其正面临货币与汇率危机,亟需外汇,蝎毒出口如今成为小小外汇来源之一。
土耳其尚勒乌尔法省一家养蝎厂成立于年,共养殖2万只土耳其杀人蝎,一边繁殖蝎子,一边采收蝎毒,之后冷冻制成粉末,销售到欧洲各国,包括法国、英国、德国、瑞士,每只蝎子一天可生产2毫克蝎毒,整座养蝎厂每天可生产2克蝎毒,蝎毒出口每公升价值1,万美元。
虽然土耳其杀人蝎是土耳其特有种,但养蝎生意并非土耳其独有,南非、摩洛哥等地创业公司企业也早就看中这门生意,许多研究认为,蝎毒含强力神经毒素,可当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的来源,以便研发疾病新疗法开发新药或美妆用品。
以蝎毒的氯毒素来说,利用倾向与神经胶细胞结合的特性,有望研发出特殊诊断方式,找出肿瘤的位置,或针对某些癌症的特定疗法。卡利蝎毒素(Kaliotoxin)于老鼠实验可治疗骨疾,蝎毒也用来消除蚊子身上的疟原虫。
为了药厂研究用途,养蝎厂采蝎毒各显神通,摩洛哥企业开发出采蝎毒砖用机器,夹住蝎尾后进行电击刺激释放蝎毒,增加安全性,避免人员采毒时误遭蝎螫。遭蝎螫一下,可比蜜蜂螫还痛百倍。不过创立养蝎厂的风险还不只这些。
最初至少要几对繁殖的蝎子,就得到野外去抓,不仅有人身风险,还得遵守生态法规;之后从最初几对要养殖成群,得花相当时间,而时间就是金钱,得投入相应资本,等到可以生产了,蝎毒虽值钱,但市场相当窄,仅特定客户需要,且要准确配合交货时间与产量,若与产业链不熟悉,可能很快就破产。
(首图为示意图;来源:Unsplash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