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那里 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众所周知,《西游记》中的时间是按照天上一天,地下一年的方式来推算记录的。第四回中,一群猴……都道:“恭喜大王,上界去十数年,想必得意荣归也?”猴王道:“我才半月有余,那里有十数年?”众猴道:“大王,你在天上不觉时辰。天上一日,就是下界一年哩……”这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但万事只怕认真,仔细翻看《西游记》,在这一回的前面第三回,大天尊宣众文武仙卿,问曰:“这妖猴是几年产育,何代出身,却就这般有道?”一言未已,班中闪出千里眼、顺风耳道:“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。当时不以为然,不知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……”
如果按照第三回前面的说法,孙悟空已经在下界活了年,所以才有他在地府勾销生死簿子的做法。但按照天上一天,下界一年的说法,孙悟空在天宫的角度看来,就不是“三百年前天产石猴”,应该是三百多天前的天产石猴。玉帝的记性也应该没那么差,三百多天前的事情记不清楚。这实际上是《西游记》天上一天,下界一年的计时方式遇到的真正问题。
因为孙悟空要时不时的天上、人间的来回奔波,如果天上、人间的计时规则统一,其实很容易理顺。但《西游记》提出了一个天上一天,下界一年的系统,则许多时候,两个计时系统彼此是冲突的。第三回,孙悟空是年前变化成的石猴,天宫也说三百年前天产石猴,这个冲突就是一例。
往后面,第三十一回,那怪(奎木狼)被老孙上天宫启奏玉帝,玉帝查得他四卯不到,下界十三日,就是十三年了,盖天上一日,下界一年。《西游记》再一次强调它的计时系统。
到第三十三回,孙悟空托日游神到天宫请玉帝帮忙,“……万千拜上,将天借与老孙装闭半个时辰,以助成功……”这个半个时辰是天宫的半个时辰呢,还是人间的半个时辰?如果算天宫的,那么人间就是半个月,这显然不可能。如果是人间的半个时辰,那么天宫需要借皂雕旗遮挡日月大约1/*1/24小时,就是大约不到半秒钟,这个,这个也太短了吧?何况孙悟空闭天的实际时间也就是说几句话的时间,天宫操作1/60秒?跟照相机的快门一样,一闪,就过去了?
第五十一回,金山兜(dou1)洞的兕怪作乱,孙悟空上天宫查访,他怀疑妖怪是从天宫出去的。先查了四天门门上神王官吏;次查了三微垣垣中大小群真;又查了雷霆官将陶张辛邓,苟毕庞刘;最后才查三十三天,天天自在;又查二十八宿:东七宿……,西七宿……,南七宿,北七宿,宿宿安宁;又查了太阳太阴,水火木金土七*;罗睺计都炁孛四余。满天星斗,并无思凡下界。这么一大圈下来,需要多少时间?一个时辰?那都是非常快的。而天上一个时辰,人间过去一个月!这可能吗?这里天上、人间的两条时间线不同步的矛盾已经很明显,不过作者肯定就这么含糊过去了。偏偏下一回,还说“那孽畜因你睡着,无人看管,遂乘机走下界去,今亦是七日矣。”说青牛怪已经下界七年了,意图维护两条时间线的说法。
到第五十五回,蝎子精作乱,孙悟空到天宫找昴日星官。这个过程有点绕,忽见增长天王当面作礼……忽又见陶张辛邓四大元帅,也问何往……四元帅道:“星官今早奉玉帝旨意,上观星台巡札去了。”……陶天君道:“今已许久,或将回矣。大圣还先去光明宫,如未回,再去观星台可也。”大圣遂喜,即别他们,至光明宫门首,果是无人,复抽身就走……后面星官来了。这么啰里啰唆的过程,需要多少时间?一刻钟不多吧?而天上一刻钟相当于人间的大约90多小时,也就是4天,人间的唐僧、猪八戒、沙和尚不得急死。
总之,《西游记》的两条时间线不同步的问题其实很严重,但放到这个故事里也不严重,毕竟读者都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