蝎子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三个证据说明,如来封猪八戒为净坛使者,或 [复制链接]

1#

在取经表彰大会上,如来宣布,唐僧为旃檀功德佛,孙悟空为斗战胜佛。唐僧和孙悟空都成佛了,猪八戒心里乐呵呵的,他心想:“师父和师兄都成佛了,我怎么也得混个佛吧!”

但猪八戒失望了,如来封他为净坛使者,猪八戒很不乐意,他问如来:“为何我不是佛?”

如来也不给猪八戒解释原因,只给猪八戒介绍了净坛使者的好处,他说:“因为你食肠宽大,天下瞻仰我派的人很多,凡诸佛事,教汝净坛,这是个受用的品级,如何不好?”

猪八戒还没来得及反驳,如来就开始封沙僧了,猪八戒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个封赏。净坛使者好歹是个菩萨,还可以满足猪八戒的食欲,对猪八戒来说不是好事吗?为何还要说如来对猪八戒有偏见呢?

第一,猪八戒的果位和师兄弟们不一样。

唐僧、孙悟空、沙僧是大职正果,猪八戒和小白龙是职正果。(也有说是汝职正果。)大职正果和职正果的区别,吴承恩并没有明确说明,但可以确定的是职正果,肯定比大职正果的果位要低。

在如来的眼里,猪八戒甚至还比不上沙僧,他和小白龙是一个档次的,而小白龙是地位低下的坐骑。

至于猪八戒为何果位不高,我推测很大可能是因为猪八戒的诚心不够,意志不够坚定,散伙的次数太多,另外就是他一路上总想着娶老婆。

第二,净坛使者看似福利,实则是对猪八戒的惩罚。

猪八戒最大的特点之一,是爱吃且吃得多。这在《西游记》中,有多处表现。

猪八戒刚加入取经团队的时候,唐僧师徒过了浮屠山,在一王姓老人家里借宿。吃饭的时候,唐僧和孙悟空吃了不到两碗,猪八戒一口气吃了十数碗,才只吃了个半饱,嘴里嚷着还要上饭。

猪八戒

在陈家庄的时候,陈老蒸了一石面饭、五斗米饭与几桌素食,要请几个亲邻与众僧们散福,结果这些饭都让唐僧师徒吃了。当然,大部分都是猪八戒吃的,猪八戒吃完后,还没吃饱,还要让陈老再蒸饭。

在驼罗庄,猪八戒变做一头大猪开路,一顿饭吃了七八石饭食,“那许多人何止有七八石饭食,他也不论米饭、面饭,收积来一涝用之,饱餐一顿,却又上前拱路。”

在凤仙郡的时候,他扬言要吃了玉帝设的米山和面山。等等,这些都说明猪八戒食肠确实很宽大。

然而,猪八戒在灵山吃了仙肴后,却变得不那么爱吃了,他还会出现撑肚子的情况。

唐僧师徒去长安送经的时候,再次回到了陈家庄。陈家庄的老陈热情地接待了唐僧师徒。在宴席上,猪八戒竟然变得不喜欢吃了。他吃了一些就放下了碗筷,孙悟空问他:“呆子也不吃了?”猪八戒则郁闷地说:“不知怎么,脾胃一时就弱了。”

猪八戒的脾胃有多弱呢?“饶他气满,略动手又吃过八九盘素食;纵然胃伤,又吃了二三十个馒头,已皆尽饱又有人来相邀。”

吃了八九盘素食,他的胃就伤了,然后,又逼迫自己吃了二三十个馒头。二三十个馒头才有多少斤?猪八戒以前一顿能吃1石,也就是大约斤的饭。现如今,吃了八九盘素食就胃伤了。可见,猪八戒的胃口小了很多。

猪八戒能吃的时候,让他做净坛使者那就是对他的爱护。现如今,不能吃了,让他做净坛使者,那就是对他的折磨。

这个净坛使者不知是不是工作,若是工作,猪八戒每次都必须把剩饭吃完,那他以后每天都会受罪。

陈家庄只是一个小庄,而一个小庄的斋饭就让猪八戒叫苦连天了。那四大部洲的斋饭,对猪八戒来说就是全新的挑战。

所以说,净坛使者对于成为菩萨又胃口变小的猪八戒来说,已经变成了负担。

当然,如果如来对净坛使者没有量化的要求,吃多少饭,全凭猪八戒自由决定,那对猪八戒来说,倒也不算太坏。

猪八戒第三,如来忽略了猪八戒除妖的功绩。

如来对孙悟空的评语是:“喜汝隐恶扬善,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,全终全始。”而轮到猪八戒的时候,如来却忽略了猪八戒炼魔降怪的功劳,只说了挑担有功。

我们看下猪八戒在取经路上降妖的功劳有哪些?

黄风岭消灭虎先锋;流沙河二次去战沙僧;宝象国去花果山请孙悟空,这个功劳很大;平顶山消灭狐阿七;毒敌山战蝎子精;去花果山夺回了取经团队的行李;和孙悟空围攻牛魔王,剿灭玉面公主;碧波潭主动帮孙悟空,消灭万圣公主、万圣龙子等;荆棘岭消灭一众树怪;驼罗庄帮孙悟空除蟒蛇,变成大猪开路,这个功劳很大,若无猪八戒,唐僧很难过稀柿衕;清华洞消灭比丘国美人;隐雾山消灭南山大王等等,当然还有很多苦劳没有统计。

猪八戒和沙僧不一样,在取经路上,沙僧唯一的战绩就是消灭了一只猴子。在某些关键性的关卡中,猪八戒甚至决定了剧情的发展,比如宝象国、碧波潭和驼罗庄等。但如来却丝毫不提猪八戒的功绩。

猪八戒

猪八戒有功绩,在庆功会上,如来却丝毫不提他的功绩。猪八戒食量变小了,如来却让猪八戒做净坛使者,还说这是福利。如来在《西游记》中,又是智慧的象征,他如此安排,要么是在惩罚猪八戒,要么就是对猪八戒有偏见。

那么,如来为何对猪八戒有偏见呢?为何如此对待猪八戒呢?

#火种计划#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