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这个阿丕姐
要说眼下最热闹的社会经济活动就是直播带货。一边儿是各路明星名人不顾一切地要给自己挂上带货主播的标签,一边儿是万头攒动于直播间被明星们的“良心推荐”忽悠上头纷纷下单的粉丝韭菜。
后者给前者带来的流量和销量,数字之大,经常石破天惊。
直播带货因为东方甄选董宇辉的出现,有了分水岭,上半场比谁声大打折狠,下半场有了门槛有了天花板。而门槛和天花板赫然出世,皆因为两个字:文化。
这让直播带货这种商业行为有了文化传播的复合意义。东方甄选更把“惠农”的意思摁进直播间,又附加了第三重意义。
在董宇辉之前,能在直播间里吆喝着卖的文化产品并不多,课时是一种,更多的是聚集于出版物。但几乎所有人都是看山是山,普遍认为“一本书可以谈两个小时,一筐土豆却不能。”卖书时谈什么呢?播主更多时候是在拆解书的内容,功课做得少的,会照猫画虎,鹦鹉学舌,读过一些书的,会我注六经,歪批三国。
而董宇辉售卖时,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,有本事让一切售品皆和文化发生关联。
8月16日。直播。
董宇辉在小题板上写下了
Ilovethreethingsintheworld:
sun,moonandu;
sunfortheday,
moonforthenight,
youforever.
然后他一边用漂亮的英文朗诵,一边译出美丽的汉语:
浮世三千,
吾爱有三,
日、月、卿;
日为朝,
月为暮,
卿为朝朝暮暮。
光看这段能看出他在卖什么么?
原来他是在卖月饼。在说礼品月饼里深情的心意卡。
如此这般,又有什么产品和文化没关系呢?关键是有没有能力发现关联并有趣表述。
再说董宇辉卖《苏东坡传》。
直播开始,董宇辉从苏东坡44岁被贬黄州讲起,讲对苏东坡的理解和敬仰,把自己成长经历和盘托出作为映照,一下拎出来苏东坡的两大特质:天才与乐观。
董宇辉说到这两个特质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和启迪,因为读这本书对自己的问题人生做的反思和修正,这一段极其真诚,同时也对观者触动最大。当然他也趣味盎然地说到了东坡肉和羊蝎子,背诵起《定风波》。
当天,这本林语堂写的《苏东坡传》就被董宇辉卖出了2.4万册。其后,卖了近20万册,成为卖书界的“顶流”。
董宇辉能不能复制?
要能读懂书又读通书;要心思干净到能准确捕捉到作者真意;要有能力向粉丝传递出这一份独有的动人的真诚。
很难。
加上,苏东坡,林语堂写的苏东坡,董宇辉理解的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,真的考验我们接收信息的能力。
四川眉山三苏祠前苏东坡雕像
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作的《苏东坡传》,题名为《TheGayGenius》,直译就是“一个乐观的天才”。要点突出,直观准确。
林语堂在序言中写道:“我若说,一提到苏东坡,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。”的确,他的天纵才情,他的人生理想和处事态度,他一生颠沛流离也要固守的家国情怀,他的生活能力和乐观精神,想起来唯有敬仰、叹服,不奉为圭臬也是学习的榜样。
《苏东坡传》,准确说应该是评传。
我读得很慢,很细。
读苏东坡,同时也读林语堂。
苏东坡就是我心中一直以来的那个刚正悯人的天纵之才,而林语堂却不是那个只写《京华烟云》的林语堂。
其实以前读过他的《吾国与吾民》和《生活的艺术》,但都不及透过这部《苏东坡传》看他看得全面。
一个人心地干净,思路清晰,没有多余情绪和妄想的人,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,因为他不伤人,也不自伤,不制造麻烦,也不麻烦别人。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是一种持戒。
马伊琍婚变前奏曲,用了“且行且珍惜”,五字风靡,殊不知是从林语堂那儿来的,humour译成“幽默”是他的神思,第一部明快中文打字机,是他倾家荡产的发明成果。
还有那句“绅士讲话,最好像女孩子的裙子,短些,再短些”,说得多么生动有趣。如此看林语堂,很是一个好玩儿的人呢。
这部评传,“乃得语言自然节奏之散文,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,善拉扯,带情感,亦庄亦谐,深入浅出,如与高僧谈禅,如与名士谈心,似连贯而未尝有痕迹,似散漫而未尝无伏线,欲罢不能,欲删不得,读其文如闻其声,听其语如见其人”。
都是天性敏感与胸襟豁达在智慧下得到统一的人,让我们看林语堂对苏东坡精神特质概括得多精准。
“苏东坡一生的经历,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。在玄学上,他是个佛教徒,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间的表现,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,但是他却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担、是苦难的说法——他认为那不尽然。
至于他本人,是享受人生的每一刻时光。在玄学方面,他是印度教的思想;但是在气质上,他却是道地的中国人的气质。从佛教的否定人生、儒家的正视人生、道家的简化人生,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。
人生最长也不过三万六千日,但是那已然够长了;即使他追寻长生不死的仙丹妙药终成泡影,人生的每一刹那,只要连绵不断,也就美好可喜了。他的肉体虽然会死,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,则可成为天空的星、地上的河,可以闪亮照明,可以滋润营养,因而维持众生万物。
这一生,他只是永恒在刹那显现间的一个微粒,他究竟是哪一个微粒,又何关乎重要?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、美好的,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。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。”
《东坡居士笠屐图》张大千
《苏东坡传》于王安石变法处多着笔墨,意在朋党之争影响了苏东坡一生。他的政治理想,人民情怀,人品个性,亦充分体现在其中。有评论诟病他于此章节徘徊过久影响结构,但我窃以为林语堂的写作动机意蕴深远,架构合理,并无不妥。况又不是胡乱臧否人物,更多在评判变法对皇权国力百姓的毁伤。
对女人的审视,林语堂也注入在评传里,甚至“附着”在苏东坡身上。
“其实,女人的魅力全在她的娇弱无依无靠,她的芳容憔悴,她那沉默无言的泪珠儿,她那睡昏昏的情思,她的长宵不寐,她的肝肠寸断,她的茶饭不思,她的精神不振,以及一切身心两方面的楚楚可怜——这一切,和穷苦一样,都显得有诗意美感。”
写到苏东坡为什么总是得到历朝皇后的荫庇,林语堂的判断是:“也许她们是女人,所以能明辨是非,在朝中能判别善恶。”
意指在苏东坡受审时,是仁宗的皇后救的命,后来又是英宗的皇后拔擢他。晚年若不是神宗的皇后代摄政事,他就客死海南了。
苏东坡《渡海帖》
再有一点可说的就是,苏东坡怀念亡妻,有“十年生死两茫茫”;林语堂也有给疼爱他一生的妻写了《老情人》
同心相牵挂,一缕情依依。
岁月如梭逝,银丝鬓已稀。
幽明倘异路,仙府应凄凄。
若欲开口笑,除非相见时。
苏东坡说自己生平:问吾平生功绩,黄州、惠州、儋州。
《寒食帖》又名《黄州寒食诗帖》或《黄州寒食帖》。是苏轼撰诗并书,墨迹。《寒食诗帖》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,被称为“天下第三行书”。
而我们要更到位地理解苏东坡,理解林语堂,理解董宇辉心里的苏东坡和写苏东坡的林语堂,欲知个中三昧,也要一看,再看,三看。
苏公子解忧杂货铺,赞
END
迈道传媒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空间,如有冒犯,即刻删除
设计:阿丕
美监:喜雨